书法与文字的内在关系

   2018-12-18 中特书画980
核心提示:一般人认为书法就是写字,就是笔法、字法、墨法、章法。其实不是这样。中国书法文化涉及面可谓洋洋大观,诸如书法与儒家、道教、
 一般人认为书法就是写字,就是笔法、字法、墨法、章法。其实不是这样。中国书法文化涉及面可谓洋洋大观,诸如书法与儒家、道教、佛教、兵家、法家;书法与政治、经济、养生;书法与音乐、美术、建筑、园林等等。书法有其技法之类的内部规律,还有涉及书法和文化多重复杂关系的外部规律,尤其是书法与文字的关系——书法的篆、隶、真、行、草,都与文字发展史相关,谈书法离不开文字。

  有的人说,一个书法家心里只要熟记3000个字就可以挥毫了。我说,一个书法家心里边要有10万个字。篆书有甲骨文、大篆、小篆等,隶书有张迁碑、乙瑛碑、石门颂等多家,每块碑有上千字,还有很多汉简,合起来就是万余字;楷书有初唐四家、中唐的颜真卿、晚唐的柳公权,以及宋元明清的诸多楷书家……合起来超过万字;行书有王羲之、王献之,还有颜真卿、苏东坡、黄庭坚、米芾、董其昌等等。这些都要心里有谱,一看就知道是谁的字。草书更多,恣肆汪洋,从张芝到王羲之、王献之、怀素、张旭、王铎、傅山数不胜数……一个优秀书法家心里边如果没有3万字甚至10万字,可能看不懂篆、隶、正、行、草书法作品,面对一幅作品却不知道是哪一家哪一派。所以书法的“书”——文字是第一关,书体与文字紧密相关。

  书法与深层文化紧密相关。题跋、落款也反映了深层文化问题。唐以前的书法大多没有名字,没有题跋,大规模的题跋是明清以后。文人加入书画以后,才使得书法的艺术变得更加浪漫,更加自由,更加文人气。今天的许多书法家落款有诸多问题,里面的文化缺失不可忽略。

  书法与宗教气质相互吐纳,具有道家精神的王羲之写的《兰亭序》是散淡的;具有儒家精神的颜真卿写的《祭侄文稿》有磅礴的正气,士可杀不可辱;具有佛家思想的居士苏东坡写的《寒食帖》有禅佛的感觉。

  书法和佛教在长期的历史话语中彼此走近——佛教借书法得以广泛传播弘扬和普及,书法藉佛法形成经久不息的书经热潮,大大提升了佛法的巨大影响力和书法的内在精神气质。抄写佛经、碑刻佛经、书法理论的禅学化,无疑是书法对佛法的普及和促进的几个主要方面。书法与文学创作密不可分。古代书法名作极少是抄别人的诗文,《兰亭序》、《祭侄文稿》、《寒食帖》等代表作都是书法家自己的文字。今天的人则少有原作,因为格律解决不了,平仄不分,古文不通,下笔当然惶然。

  如果说书法是艺术的或技术的也没有问题,但主要指的是书法的笔法结构,关注下笔是方是圆,行笔是慢是快,墨色是枯是润,结构是圆还是外方等,章法的是否合度等,化约地说,就是笔法、字法、章法、墨法。但是,书法的更高阶段里不可忽略大文化的提升。

 
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书画
推荐图文
推荐书画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冷丝带行动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京ICP备17033799号-2